來到多倫多已經進入第十四個年頭。回台灣的次數寥寥無幾。
最長不過待了4個星期﹐最短的一次甚至只有兩晚。
可是始終覺得到台灣是 ‘回家’ ﹐雖然慢慢的‘家’ 已經不是我記憶中的樣子 。
只要一到了那個不太國際級的機場﹐拿出那本印著青天白日徽章的綠色護照﹐我的心情就會非常雀躍。
然後出了大廳﹐聞到那濕黏的空氣﹐上了擁擠的中山高﹐總會有一秒的恍惚。。。 我真的離開過嗎?
最想家的一次﹐是忽然聽著落在屋檐上的雨聲而哭了起來。
那個聲音讓我想到臺北綿綿不絕的冬雨﹐黏的人發膩的梅雨季﹐和透心涼的夏季午後雷陣雨。
我家那口子嚇了一大跳﹐也在我的眼淚中體會到了他從未體驗過的思鄉的情緒。
所以﹐他許了承諾﹐一有機會就和我一起回家看看。
結婚以後我們維持每兩年回台灣一次的計劃。
06年是我們婚後第一次返臺﹐ 08年是第二次。
希望這個計劃不要因為小丫頭的到來而打亂。
去年我們拿了三個星期左右的假回亞洲﹐在香港待了四天﹐京都玩了另外四天﹐扣除在飛機上的時間﹐其實在台灣剩不到兩個星期。
為了我媽媽加拿大簽証的問題﹐我們又耗了四天在加拿大辦事處。
把原本坐高鐵南下旅遊。。。。等等的計劃都打亂了。
結果除了一天去臺中看我外公之外﹐其餘的時間我們都在台北。
不過倒也輕鬆很多﹐每天坐捷運週圍晃晃﹐見見老朋友﹐感覺很自在。
後來回想一下﹐ 我們去最多次的地方﹐ 除了加拿大辦事處﹐ 就是在那附近的SOGO 。
夜市也沒有機會去逛。
連我最喜歡的一家街坊牛肉麵攤都沒吃到。
哎喲。。。很不過癮啦。
希望明年三月的返臺計劃可以快點到來。
期待﹐ 期待﹐ 期待。
和朋友的聚會
Sean 和家人。
Sean 是我表姐的室友讀MBA時的同學。
我因此認識了她們夫妻倆和當時只有一歲多的萱萱。
一轉眼, Sean他們一家已經快5年了呢。
這次見面我們先去鼎泰豐吃了半飽﹐ 然後再到龍門客棧餃子館續攤。
鼎泰豐我就不多介紹了﹐ 想必大家都很熟。
這是我和我家那口子返臺必去的餐館﹐ 因為他們家的小籠包實在太合我們的胃口了(不過也只有小籠包就是了﹐ 哦。。。小菜和燉湯也還不錯)。
還有親切的服務(我們很享受隨時有人為你倒茶﹐ 加薑絲的服務)和超乾淨的廁所。
第一次去鼎泰豐的時候我們不停的讚美他們的廁所。
同行的長輩說 ‘因為有很多從’ 潔癖國‘來的遊客嘛。。。
’ 第一次聽到’ 潔癖國‘這種綽號﹐ 差點沒把口中的茶噴出來。
龍門客棧餃子館
龍門客棧餃子館在台大醫院附近。
如果您和我一樣﹐ 喜歡這種味道很單純﹐ 手桿皮的北方口味餃子﹐ 那這間餃子館就絕對值得一試。
魯味也很不錯哦。
這間外表看起來一點都不起眼的餃子館﹐ 裡面雖然也不豪華精緻﹐ 但是還真有點客棧的感覺。
我個人還蠻喜歡的。 (不過剛從鼎泰豐出來就覺得衛生差了一點。)
建議去的時候輕裝便服即可﹐ 衛生環境其實和一般路邊攤差不多。
這間是我們下次有機會還會造訪的餃子館。
龍門客棧餃子館
北市林森南路61巷19號
營業時間 5:00PM-12:00PM
每月第二個週一﹐ 第四個週六公休
TEl:2351-0729
我和我的‘小’ 朋友。
圖的右上角﹐ 萱萱和弟弟在介紹一種他們稱作‘砰砰花’ 的植物給我看。
輕按花苞時會有‘砰’ 的一聲﹐ 我被嚇了一大跳。
和Sophie在FIFI茶酒沙龍的約會。
Sophie和我當了兩年多的室友﹐ 可是因為我們有不同的作息和生活圈子﹐ 所以雖然我們住在同一個屋檐下﹐ 卻不是很常見面。 我倆雖稱不上非常熟﹐ 可是她是我會放在心上的朋友。
這次她帶我到這間我曾經在雜誌上看過介紹的FIFI茶酒沙龍。
好像是某位服裝設計師開的吧。
二樓是川滬料理﹐ 三樓是 BAR 和 LOUNGE。
我們這次是在二樓的常玉廳用餐。
常玉廳的裝璜很別致﹐ 有種老上海的味道。
食物說實在我不太記得了。
隱約的印象是偏重口味的那一種﹐ 很下飯。
FIFI茶酒沙龍
2F: 常玉廳-川滬私家料理 TEL:02-2721-1970
3F:W BAR . LOUNGE TEL:02-2779-0528﹐ FAX 02-2779-0526
臺北市仁愛路四段15號
還記得第一次見到Sophie是在臺灣同學會的迎新聚會上。
當年那個隻身從溫哥華來東岸讀書的大一小女生﹐ 已經蛻變成一個亮麗的設計師了。
與小鹽巴和KIKI相約在西門町
小鹽巴是我在高中時代的朋友。我們是在教會讀書時認識的。
我們曾經失去聯絡約10年的時間。 (因為敝人在下小的我﹐ 很迷糊的把她給我的聯絡電話搞丟了)
我結婚那年﹐ 忽然覺得遺憾沒能讓我的好友知道我即將步入人生另一個階段。
所以我開始我的尋人任務。
其實我們的朋友圈也沒有交集﹐ 所以我沒人可以打聽 (很奇怪﹐ 我和大部份的朋友都是這樣﹐ 我朋友彼此都不認識﹐ 就算大學時期最要好的兩個同學﹐ 雖然同系﹐ 但她們卻也不熟)
還好現在有網路。
我先是搜尋她的名字。找不到任何相關資料。
忽然記起了她有個讀音樂系的姐姐﹐ 於是我開始搜尋她姐姐。
BINGO﹐ 在某國中的音樂老師名單中找到了小鹽巴的姐姐。
我馬上撥了一個國際電話到那個國中﹐ 沒想到得到的資料是這名音樂老師去讀研究所了。
(咳。。咳。。這個接電話的小姐口風不是很緊。不過還好她不是‘保密防諜﹐人人有責’ 的信徒﹐不然我可就永遠找不到我朋友了)
我抓著一線希望到了那間研究所的留言版留言﹐希望她姐姐可以看到。
沒想到﹐ 在我完全絕望幾個月後﹐我收到了小鹽巴的E-MAIL。
現在我把她的電話﹐ BLOG 記得牢牢的。
斷線十年友情﹐ 能在接上線是多麼不容易啊。
我記得最後一次見到小鹽巴是95年的情人節﹐ 我帶了一盒MILKA巧克力到她打工的地方找她。
直到去年﹐ 我們整整13年沒見面。
當年的高中小美眉﹐ 現在都是人妻了。
這次我們約在西門町見面﹐ 西門町變化之大﹐ 我一點都認不得。
以美工設計為專業的小鹽巴﹐ 送我親手做的羊毛氈娃娃﹐ 超級卡哇伊。
帶回加拿大後﹐ 我把這一對娃娃和她94年送我的小猴子畫放在一起照了張相。
小鹽巴﹐ 我沒騙你吧﹐ 你的畫真的和我一起來到加拿大﹐ 一起搬了9次家。現在還放在我的書房。
這次除了小鹽巴﹐ 我終於得嘗宿願﹐ 見到了她的愛犬 KIKI。
好可愛。。。也。。。好大一隻。
在小鹽巴的BLOG中看得KIKI的照片覺得它還蠻嬌小的嘛。
看到‘實犬’ 的那一刻﹐ 有嚇一跳﹐ 呵呵。
很神氣的柯基犬 KIKI
原本想一鼓作氣把臺北行寫完﹐ 可是不合作的電腦當了我好幾次。 @#$$%#^$%&@#$%@#$
明後天待續。。。。。